句中的意思来填写对应的季节。
&esp;&esp;第小一题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esp;&esp;这一题并不算难,众人都写了出来。
&esp;&esp;但是从第二小题开始,就渐渐变得难了起来。
&esp;&esp;第二小题是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esp;&esp;看到这一题时,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姜鹿溪应该会提笔想一会儿,然后想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落笔写下春天。
&esp;&esp;因为这两句诗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
&esp;&esp;而后者是指定描写春天的。
&esp;&esp;但是此时,姜鹿溪看到这个东风后眨了眨眼睛。
&esp;&esp;然后她便想都没想,就写下了春天二字。
&esp;&esp;确定了的答案,就不用再去浪费时间。
&esp;&esp;能多把一些时间放在写完后的检查和写作文上就多一点。
&esp;&esp;不是人人都是程行,想要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思考的。
&esp;&esp;第三小题是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esp;&esp;姜鹿溪:“……”
&esp;&esp;如果以前还要去想还要去思考这句没见过的诗词中的意思来去写这一题的答案的话。
&esp;&esp;那现在,这一题同样不需要去想。
&esp;&esp;姜鹿溪写下了夏天。
&esp;&esp;第四小题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esp;&esp;这句不难,姜鹿溪写下了答案。
&esp;&esp;第五小题,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esp;&esp;姜鹿溪:“……”
&esp;&esp;第六小题,也是最后一题。
&esp;&esp;这句诗里出现了青柳边,红菡萏和南风。
&esp;&esp;如果是以前,姜鹿溪肯定会写春天。
&esp;&esp;但这一次,姜鹿溪直接写了夏天。
&esp;&esp;因为在程行去年期末考试所写的那篇文言文中,不只有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还有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sp;&esp;如果说以前不知道,那么她现在是知道菡萏就是荷花的意思的。
&esp;&esp;有南风和荷花,这一题便不再难了。
&esp;&esp;轻松地做完这一题后她愣了愣。
&esp;&esp;她发现这一大题里的许多诗词都跟程行有关。
&esp;&esp;如果没有程行的话,她恐怕也会错上一两道题吧。
&esp;&esp;比如最后一句,以及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那题。
&esp;&esp;这两句诗,她都没有听说过,而且也不太好猜测季节。
&esp;&esp;而其它一些也没听过的诗词。
&esp;&esp;即便自己能够做对,但显然也没这么轻松。
&esp;&esp;与她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整个安城一中理科三班的学生。
&esp;&esp;哪怕是赵龙。
&esp;&esp;有好几题他也同样做对了。
&esp;&esp;赵龙做完后,还不忘笑着给程行伸了个大拇指。
&esp;&esp;“程哥,牛。”
&esp;&esp;“赵龙,你干什么呢?好好考试。”
&esp;&esp;讲台上的余中道对他说道。
&esp;&esp;赵龙,这个三班倒数第一的学生。
&esp;&esp;余中道自然也是认识的。
&esp;&esp;说着,余中道还走了下来,然后看起了赵龙的试卷。
&esp;&esp;他看了看后,有些奇怪。
&esp;&esp;这次的语文试卷,第三大题里有几道题,连他都觉得难。
&esp;&esp;但那些看着比较难的题,赵龙竟然都做对了。
&esp;&esp;这家伙该不会已经作弊抄了别人的试卷了吧。
&esp;&esp;结果余中道又去赵龙附近的几个学生旁边看了看。
&esp;&esp;发现他们都在抓耳挠腮,要么没做,要么都没做对。
&esp;&esp;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赵龙这家伙也跟程行一样,也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然后学习成绩开始跟坐火箭一样直线飞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