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说的是过往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得陪,本来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毕竟他们可不止干了吃饭不给钱的小事,还有强占良田之类的。
&esp;&esp;然后逾制府邸的查抄,基本就把他们除了王府之外的其他别院都给查抄了。既然说是查抄,约莫一文钱都不会给他们留。
&esp;&esp;收缴非法所得,便是靠着收受贿赂拿到的钱财物品都得上交,而这本就是他们的收入大头。
&esp;&esp;也就是说,一边要被抄家,一边还要赔钱。这么一番下来,王府里估计就不剩什么钱财了,全家只能靠王妃嫁妆度日。
&esp;&esp;前提是王妃乐意把嫁妆拿出来填补。
&esp;&esp;都这么惨了,皇帝还要扣他们的俸禄。这让他们以后想靠着俸禄慢慢把钱攒回来也不成,未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穷困。
&esp;&esp;三百石够什么用?
&esp;&esp;他们可是王爷,人情来往就不止这点钱啊!
&esp;&esp;桥松贴心地补充道:
&esp;&esp;【不要紧,你们这种被罚过徭役的王爷以后不会有什么人情来往了。这么一想,我爹是不是还挺贴心的?帮你们省了多少开支啊!】
&esp;&esp;两王:……你闭嘴!
&esp;&esp;其他同僚望天望地,才忍住了没有笑出声来。
&esp;&esp;哎,九江王也太损了。
&esp;&esp;把人罚那么狠,竟然还扯了个大旗说看在太祖的面子上就不给你们削爵了。
&esp;&esp;年俸三百石的王爷,除了表面光鲜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还得按照王爷的水平维持生活,对外不能太寒酸,不然容易糟人耻笑。
&esp;&esp;噗嗤,这还不如直接削了呢。
&esp;&esp;没想到九江王是这样的九江王,以前真是被他给骗了。
&esp;&esp;看戏看得正高兴。
&esp;&esp;桥松他又又又开口了,他就是他爹他祖父的小嘴替。
&esp;&esp;【周围这群家伙怎么看着还挺高兴的?不会吧,他们不会真的没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吧?不会以为我爹收拾了一个赵王楚王就结束了吧?真的有这么天真的朝臣吗?】
&esp;&esp;群臣的笑容渐渐凝固。
&esp;&esp;朝臣天不天真的,这要看跟谁比。
&esp;&esp;如果上头的皇帝脑子不太好用,有时候朝臣班底确实也会稍微差上那么一丢丢。毕竟皇帝他就挑不出有本事的人才,任用的说不定都是半桶水。
&esp;&esp;先帝虽然没到那个地步,但也有一点苗头了。所以本朝目前的这些臣子中,滥竽充数的还是相当多的,整体素质也较差,人就显得傻了点。
&esp;&esp;比方说,新帝加开恩科,他们这么多人里头就没几个意识到不对劲的。
&esp;&esp;哪怕刚登基加开恩科属于常规操作,可为什么这会成为常规操作呢?因为皇帝要施恩于读书人,更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想给朝堂来个换血。
&esp;&esp;秦政嫌弃现有的官吏,想自己提拔一堆能干的上来。到时候在场的滥竽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跑。
&esp;&esp;桥松幸灾乐祸:
&esp;&esp;【祖父说去年因为先帝驾崩,吏部考核被耽误了,打算让部分需要入京考核的地方官趁着夏季之前赶来京城把之前的考核补上,哈。】
&esp;&esp;群臣:…………
&esp;&esp;这个“哈”就很有灵性。
&esp;&esp;所以他们还即将迎来一堆在地方上历练出来的能干同僚,将没本事的旧人排挤下去是吗?
&esp;&esp;群臣心里痛哭流涕,陛下,您这样也太绝情了!
&esp;&esp;【还有那几个看热闹的宗室王爷。】
&esp;&esp;王爷们:!
&esp;&esp;王爷们面色微变。
&esp;&esp;他们确实有点物伤其类,因为赵王和楚王的下场,难免想到自己。可是想到是一回事,真回去约束亲属是另一回事。
&esp;&esp;有些人就是怀有侥幸心理,觉得那么多人,皇帝查不到自己头上。只要自家人最近一段时间安分点,哪怕皇帝要查肯定也是先查别家。
&esp;&esp;被查的人多了,剩下的可就不能再接着动了。一口气动那么多宗室,皇帝不怕自己皇位坐不稳吗?
&esp;&esp;可如今听长沙王的意思,似乎并非如此。这位陛下不仅是要查,还打算一个都不放过,堪称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