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机会抵抗吗?
&esp;&esp;片刻后,车神塞亲自率一队甲骑,从安乡桥前驰过。
&esp;&esp;安乡桥被截断。
&esp;&esp;剩下两千多名没有勇气跳河的吐蕃士兵跪地投降。
&esp;&esp;对岸的吐蕃士兵,没有觉得这是懦弱。
&esp;&esp;论悉诺匝闭上眼睛,没有强令族人玉石俱焚。
&esp;&esp;“堵住安乡桥,不要让唐军通过!”
&esp;&esp;论悉诺匝突然睁开眼睛下令。
&esp;&esp;一层层长矛大盾将狭小的安乡桥堵住。
&esp;&esp;唐军不会傻到去冲击安乡桥。
&esp;&esp;安思顺也留一部分重甲步兵守桥,其他士兵堂而皇之地将吐蕃俘虏押送走。
&esp;&esp;一艘艘小船,从安乡城中抬出来。
&esp;&esp;必要的时候,唐军可以通过小船过河,不过需要很长的时间。
&esp;&esp;李瑄指示安思顺、车神塞等按兵不动。
&esp;&esp;接下来,要看他们的!
&esp;&esp;若能将吐蕃骑兵歼灭,才是真正的胜利。
&esp;&esp;……
&esp;&esp;“启禀李帅,已将铁蒺藜放在我军前方二百八十丈处。”
&esp;&esp;杨绾向李瑄禀告。
&esp;&esp;“辛将军、南将军,带着你们的押官、队头、副队头,去铁蒺藜的区域,确认位置。别到时候我们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李瑄向南霁云和辛云京吩咐道。
&esp;&esp;“遵命!”
&esp;&esp;两将领命后,立刻率领骑兵头目去确认。
&esp;&esp;“李帅,您还要上战场吗?”
&esp;&esp;高适见李瑄在擦拭马槊,故而问道,有劝说的语气。
&esp;&esp;之前是追击之势,身为主帅的李瑄可以冲锋。
&esp;&esp;现在是真刀真枪硬碰硬。
&esp;&esp;一旦敌骑认出李帅,定会不顾一切冲突而来。
&esp;&esp;“我招揽游侠精锐,组成勇烈之士,目的就是随我冲锋陷阵!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之上。我军骑兵的数量不及吐蕃骑兵,身为主帅,必须振奋士气。”
&esp;&esp;李瑄笑着向高适说道。
&esp;&esp;“属下认为,主帅应该立于纛下,指挥千军,主帅有失则前功尽弃。我军猛将多矣,不必李帅以身犯险。”
&esp;&esp;高适再次劝说,语气直白。
&esp;&esp;“李帅,属下赞同高书记之言。既已为主帅,不该随士卒一起冲锋。节度使中,没有这样的例子,哪怕是朔方的王帅,在成为节度使后,一直以指挥千军万马为主。”
&esp;&esp;岑参也对李瑄劝道。
&esp;&esp;他们都是文人,对武力没有明确的概念。
&esp;&esp;武勇,最多百人敌。
&esp;&esp;主帅,是为万人敌。
&esp;&esp;“不必劝说我!项羽每战必先登,我自比霸王,可否?你们就在后方看着我表演吧。等捷报的军文,你们要写漂亮一点。”
&esp;&esp;李瑄自信地说道,还不忘向高适、岑参等开玩笑。
&esp;&esp;随着年龄的增长,时时训练,力气增加,李瑄对冲锋陷阵更自信。
&esp;&esp;他不但披着山文帅铠,还着有精致的内甲。
&esp;&esp;即便被敌人捅到,也难以伤他。
&esp;&esp;天赐他天生神力,就是要他跃马于万众之中。
&esp;&esp;有他和亲卫加入战场,最少可以拯救上千条士兵的生命。
&esp;&esp;“李帅的勇气,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我等祝愿李帅凯旋!”
&esp;&esp;高适知道无法劝说,遂一拜。
&esp;&esp;在古今历史上,李瑄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大诗人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
&esp;&esp;高适、岑参等诗人,心中敬佩。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