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陛下要的武将,要能在须臾间结束战事,用最快的速度打断匈奴的脊梁,打碎他们所有的奢望,叫他们只能仰望大齐的荣威,不敢踏入我朝国土一步。”
&esp;&esp;卢涵林冷笑一声:“左相也说此等人物千古难出,这也算简单?”
&esp;&esp;萧予辞问:“大齐没有这种人物吗?”
&esp;&esp;“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之中,无人能出燕将军左右。连他都不行,还有谁可以?”
&esp;&esp;这样的人,不是短时间内在朝野搜罗可以搜罗到的。
&esp;&esp;此为天授,能有一个都是上苍垂怜。
&esp;&esp;卢涵林老泪纵横,对着沈永和再度下拜:“天不佑我大齐,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esp;&esp;萧予辞从容跪地,“有一人,论文治胜于在下,论武功胜于燕将军。”
&esp;&esp;上苍早就垂怜过人类了,他在人间,这就是证据。
&esp;&esp;萧予辞道:“陛下何不去信,问一问殿下呢?”
&esp;&esp;满室寂然。
&esp;&esp;在卢涵林以“不该称殿下”为由斥责过颜慎之后,萧予辞还用这个称呼,足够表明态度。
&esp;&esp;半晌,沈永和将他们打发走:“你们先下去吧。”
&esp;&esp;萧予辞没有多言,从容俯身一礼便起身离开。
&esp;&esp;颜慎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拱了拱手,一言不发地离开。
&esp;&esp;其他人倒是想说话,可看天子的神色又实在不敢在这时候触他的霉头,便也叹了口气,相继告退。
&esp;&esp;唯有卢涵林留了下来。
&esp;&esp;“请陛下以言语有失治臣之罪,但这话,请恕臣不得不说。”
&esp;&esp;他俯首行了一个大礼,抬起头时目光坚定无比。
&esp;&esp;第27章
&esp;&esp;沈永和定定地看了他两秒, 平淡道:“既知道不合适,那就不要说了。”
&esp;&esp;“陛下!”卢涵林跪直身子,冒犯得直视天颜, “臣有一友隐居江南,前些日子臣与其通信,得知一些江南事。臣相信,这些事情,陛下也一定知道。”
&esp;&esp;“所以呢?”
&esp;&esp;“便是不提江南,只看朝堂, 人人皆称‘殿下’,视先帝之令为何物?燕将军为沈庶人亲舅, 必会站在他那边,他近来……近来又屡有建树……”卢涵林说到后面声音低了许多。
&esp;&esp;他也是宫门口被救的人之一。
&esp;&esp;说到底, 如果不是沈明烛, 现在大齐的情况只会更糟,要他开口去诋毁这样一个人,他难免也有些难以说出口。
&esp;&esp;卢涵林再度叩首, “臣子的追随、兵权的支持、百姓民心向背, 他样样不缺, 臣……窃为陛下忧之。”
&esp;&esp;尤其现在谁都认定谋逆为冤假错案,沈明烛自然又重新有了继承权。他原本就是皇太子,又是嫡长,按照齐朝宗法严格论起来,连他儿子继承权的序列都在沈永和之前。
&esp;&esp;沈永和突兀地笑了笑,“那依你所见,爱卿,朕要怎么做?”
&esp;&esp;卢涵林低着头, 声音颤抖地说了一个字:“杀。”
&esp;&esp;“怎么杀?你也说了,皇兄近来屡建奇功,于文官、武将中都不乏支持者,朕是要罗织什么样的罪名,才能让天下信服?”
&esp;&esp;“何须罪名?”卢涵林低低地说:“暗杀。”
&esp;&esp;在那瞬间沈永和猛然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然而很快又恢复正常。
&esp;&esp;卢涵林跪伏于地,没有发现天子的异样。
&esp;&esp;沈永和冷声质问:“爱卿,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esp;&esp;“长安人多眼杂,容易暴露,陛下,趁他还在江南,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沈庶人武功高强,请陛下慎之,千万多派些人手过去。”
&esp;&esp;卢涵林刚开始说时声音还有些抖,说到后面反倒慢慢平静下来:“沈庶人死后,陛下大可问罪于臣,就说臣残害忠良,十恶不赦,将臣凌迟处死,为殿下报仇。”
&esp;&esp;他到底还是用了“殿下”来称呼沈明烛。
&esp;&esp;沈永和默然,片刻后叹了口气:“在你眼中,朕就是这种小人吗?”
&esp;&esp;他知道卢涵林这一番话
海棠情欲